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6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7-17 15:43 字体:[]

张秀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消防工作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消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动全省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社会面消防安全条件不断提升。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消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先后将村寨消防安全改造、乡镇消防专职队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等工作纳入民生实事”推动落实。投入9.1亿元实施村寨消防安全改造,已投入4.36亿元完成335个村寨“水改”和856个村寨“电改”;共建成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1078支,共有专兼职队员10256人,共配备车辆1451辆,各类装备20余万件套,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1万个,有5706个小区按照5:1配建比完成充电设施建设;同时各地还在城市社区、老旧小区街区、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旅游村寨等推广安装简易喷淋、独立感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5万余套(件)二是不断强化基层消防安全防控。新修订的《贵州省消防条例》已于51日起施行,规定乡镇(街道)应明确专门机构或者人员从事消防工作,确保基层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着力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住,执法缺位等问题。同时,总队在冬春季节、重要时段以及火灾任务防控较重的时期,组织消防监督员、消防文员下沉乡镇、街道蹲点,深入村寨、社区、住宅小区开展消防巡查、宣传。三是深入推进消防宣传。高质量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实训基地,开展平安进群安全到家”和“平安大走访”和“消防乡村万里行”行动,制定加强消防宣传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七项措施,在网格员群定期发布消防安全提示,组织带领村(居)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力量走街串巷入村寨(社区),开展“敲门入户”活动,建立鳏寡孤独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台账并实行一户一档管理,逐家发放消防安全告知书”,开展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宣传。

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但我省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高、社会消防队伍能力不强、基层消防力量不足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针对此情况,结合您提出的工作建议,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

一、加强宣传培训。一是做好“五进”消防宣传。指导各地分类抓好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宣传点;积极利用楼宇视频、户外大屏、公共交通显示屏等媒介,滚动播放消防公益广告、警示标语及火灾警示案例。二是做好主题宣传。利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契机,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活动;组织全省各地消防培训讲师团成员,深入辖区重点农村村寨,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开放消防科普教育馆(站),落实专人讲解,鼓励农村、学校、社区预约参观学习。三是做好面对面宣传。结合消防救援站六熟悉、演练和灭火救援工作,联合社区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网格员、志愿者、村居两委,针对“鳏寡孤独、留守儿童、精神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家庭,开展“上门式”和“面对面”宣传,提醒安全用火用电注意事项,帮助指导整改火灾隐患,督促监护人和包保人员加强安全监护,在楼道口张贴“三清三关”提示牌。

二、壮大消防队伍。一是积极争取政策积极向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争取我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编制,按编建强国家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二是抓实分类建设。将已达标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五统模式”管理;推动已投入执勤但不达标的队伍全面升级达标,对纳入省级民生实事的200个队进行帮扶,其余由市县级解决;督促“挂牌队、兼职队”全部投入执勤,纳入下步达标计划。今年10月底前,应建队数的2/3达到标准要求,另1/3能够接警出动,实现乡镇执勤力量全覆盖。三是抓实联勤联训。将乡镇专职队、企业专职队、小型站、微型站、义务消防队等多元力量纳入岗位练兵体系,完善联勤联勤联训联调联战机制,定期开展联合训练演练落实分类集训、驻站轮训、岗前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比武考核,切实提升救早灭小,就近处置能力。四是抓实规范建设。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场所设施、物资装备、标识标志、通信器材等标准化建设做到标识一致、管理规范。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员人才库,明确任职条件,分级分批分类开展专职消防员入职培训、驻站轮训、岗位实训,积极引导专职消防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五是深化防消联勤。将防消联勤的广度拓展至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充分发挥其点多面广、情况熟悉的优势,在熟悉演练的同时开展消防巡查、宣传教育、风险提示等工作,实现“防、灭、宣”业务深度融合。

三、加大排查监督。一是加强重点场所监管严格执行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规定,督促指导各地开展以城市综合体、医院、学校、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双随机”抽查对未抽查到的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提醒指导,防范有影响的火灾发生。二是加强基层末端治理依法依规推动乡镇、街道将消防工作纳入基本履职事项清单和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依托综治和网格化管理平台组织网格员对常见隐患问题常态化开展排查,督促木质建筑连片村寨全面落实“十户联防”机制。指导各支队建立落实基层消防工作帮扶指导制度,组织消防监督员、消防文员每季度至少对乡镇、街道开展帮扶指导。三是加强重点人群消防安全关爱。联合民政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特困老人、残疾人家庭的消防安全监护,结合家庭适老化建设改造、残疾人无障碍改造等,为特困老人、残障人士家庭安装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结合防消联勤和志愿者活动,安排专职消防队员、消防文员、“蓝焰黔行”志愿者到重点家庭开展消防安全关心关爱活动。

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

20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