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烧烤逐渐成为市民休闲的娱乐方式,但在欢声笑语的同时,烧烤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3月1日19时许,山东省莒南县温泉路中段一烧烤店发生火灾,造成1人重伤,12人轻微受伤。至3月2日11时,1名重伤人员因医治无效死亡,其余伤员伤情稳定;店主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3月10日6时20分左右,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禹王路的一家烧烤店内突然起火。接警后,辖区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处置,将被困的8名居民救出。所幸,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烧烤店有哪些火灾隐患?
据消防救援人员介绍,烧烤店等经营场所多设置在条件简陋、不规范和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的建筑内,甚至存在私自改建、增建和使用可燃性材料装修、分隔等情况,存在较多的“先天性”隐患。
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导致用火用电用气等不规范,不安全,甚至私拉乱接电线,大量存放易燃可燃物,改装燃气管路或存放大量液体、其他燃料。
消防设施器材欠缺,安全出口少或被占用堵塞;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大功率电器数量多,油烟道不能及时清理;厨房灶台等固定用火部位,液体、气体燃料泄漏或用火不慎,不及时清理烟道,都会引发火灾。
此外,仓库内部隔断、吊顶等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燃烧迅速,猛烈,有的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给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经营业主需注意哪些事项?
烧烤店经营业主要依法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选择在有消防安全保障、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的建筑设置店铺,按照要求配备各类消防设施器材,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等,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演练等。
店铺内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修或建筑分隔,严禁堵塞、占用或锁闭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也不要在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位置设置炉灶、堆放杂物等,防止发生火灾后影响人员疏散逃生。
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要求,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在室内为电瓶车充电;严禁私自改造燃气管道、大量存放液化气钢瓶等;对电气线路、燃气管道和燃气钢瓶等经常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对烧烤炉灶、烟道等经常进行检查、清洗,防止油污聚集因高温发生火灾危险。
店铺内严禁违规住人,严禁存在生产经营、物品存放和人员住宿”三合一“现象;严禁设置影响人员疏散逃生的障碍物等。
加强员工日常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指导学习掌握各类防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熟练掌握“一懂三会”知识(即:懂得岗位的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会操作使用灭火器材)。
【消防安全提示】
消防部门提醒:市民们应尽可能选择条件好、有消防安全保障的场所就餐消费。
进入此类场所时,留意场所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器材等位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发生火灾后,在拨打119火警电话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及时快速沿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等逃生,不要贪恋财物,确保人身安全。
当场所内高温浓烟弥漫时,要冷静观察烟气流动方向,用打湿的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放低身姿,沿着墙壁或指示标志,寻找安全出口、疏散通道。
因大火封门,选择等待救援时,要尽量防止火势和高温有毒烟雾蔓延到自己所处位置;并及时向外部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救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