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支队以完成总队年初目标责任和重点工作清单为目标,以实战化指挥调度和地方单位联勤联动为抓手,按进度推进目标任务。
强化“快反快战”实战化指挥调度工作模式。一是支队党委高度重视支队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事宜,为保障智能接处警系统的正常部署,结合“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对指挥中心硬件环境的要求。支队先后投入275万元,用于部署智能接处警系统,机房规范化改造,指挥大厅坐席扩容,指挥中心强弱电改造,指挥中心LED大屏升级等项目。使指挥中心硬件环境逐步迈入全省先进行列。二是结合“快反分队建设”深入推进“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强化“一分钟接警”工作模式,全面固化警情回访和线上引导自救逃生,线下实施快反快处等工作机制。目前全市所有消防站均已启用分类出警装置,通过警灯楼宇广播和警铃的方式,区别灭火救援出动的等级,落实“每警必跟”和“电话回访”制度,完善警情回访制度并更新台账。并对所有的警情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等途径向前方指挥员推送灾情信息和处置要点。进一步实现接警时间、出动时间、到场时间、战斗展开时间低于2021年度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快反分队共出动警情1193起,抢救被困人员149人,疏散被困人员337人,抢救财产价值近270万元,保护财产价值近1220万元。
推进指挥中心现代化建设。一是全面部署运行智能接处警系统,实现多种报警形式定位和语音识别转译等功能,改善指挥中心软硬件运行环境,规范各区县119受理终端软硬件设置,集中受理全市(含各区县)119警情;新增高清LED大屏100平方米,新建视频资源融合调度平台,用于全市重大灭火救援“一张图”指挥调度及辅助决策。二是目前支队新增UPS电源设备,保证可持续供电2小时,2小时内能调用备用电源;大队、消防救援站UPS可持续供电半小时,储备发电设备,确保网络、系统、警铃正常运转,有移动终端具备移动接警能力;智慧用电设备24小时监测指挥中心、接警室、机房供电情况;增加119备份链路,通过应急指挥网等与支队、总队互通。三是目前已将超过半数专职队和微型站纳入智能接处警系统统一指挥调度,实现统一指挥和接警数据交换;智能接处警系统运行规范,数据完整率、录入及时率和正确率100%。四是目前已完成对支队电子政务外网、消防指挥调度专网、互联网按照“等保2.0”三级规范网络安全整改,确保支队网络设备、信息安全。
强化信息化应用自研系统提高工作质效。支队在分析实战需求的基础上,利用专职网络工程师技术力量,一是自主研发了“执勤实力实时统计系统”,对各基层消防救援站的人员、车辆、舟艇、无人机、无人机飞手、驾驶员、舟艇操作员、潜水员、装备技师等重要执勤实力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实时显示。二是自主研发“安顺消防支队采购流程化管理系统”,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规范后勤采购的审批流程,提高采购领域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三是自主研发“火场日志”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每战一评”战评资料的电子数据化,依托评论功能实施各队站战例之间的远程互评。
狠抓日常演训大幅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水平。支队应急通信工作贯彻“以考促训、以考促建”的方针,以“晨学一刻钟”,“讲武堂”等方式开展日常通信业务授课,持续提升支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各基层队站通信员的业务水平。今年以来,支队开展本级前突通信保障拉动6轮次,对各消防救援站直调直报应急通信拉动6轮(次),60队(次),各队站拉动秩序正规,拉动装备配备完善。上半年总队对我支队开展前突通信保障拉动和直调直报应急通信拉动2轮次,成绩优秀。同时,积极开展复杂环境和极端条件应急通信能力课题研究,破解应急通信能力难题,年内支队基于辖区实际环境,深入研究基于Mimo-Mesh自组网设备及高通量Ka段卫星便携站在隧道环境中的应用,目前已完成实地测试数据采集。并拟写《Mesh自组网系统实战操作指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