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安委会,省、黔东南州政府部署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来,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采取“五坚持五强化”工作举措,纵深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为黔东南州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全面同步小康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
坚持党政统领,强化组织领导。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放在安全生产15个专项整治行动第一位。黔东南州安委会下发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消安委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和工作计划,定期调度落实。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成立军政主官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党委会、办公会、调度会研究部署,确保专项整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标本兼治。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坚持将专项整治与省政府年度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标本兼治;将农村基础设施、专职消防队伍、消防队站、消防装备等基础建设纳入工作重点;提请黔东南州政府研究出台《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黔东南州消防装备建设(2020-2022年)规划》“两个三年计划”,投入近6亿元通过分类、分步施策,逐步完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并明确乡镇专职消防队伍三年建设全覆盖。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治实效。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风险隐患,提请黔东南州政府部署开展小型生产经营场所专项整治,打造天柱竹林镇和雷山西江景区改造提升试点,召开现场会推广工作经验;发动各级各部门检查单位68766家,督促整改隐患72384处,查封关停25家,教育培训40045人;因地制宜部署开展“烟囱楼”专项整治和加强家庭火灾防范工作,着力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组织业务骨干对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开展“专家会诊”,指导制定“一厂一策”整改提升方案。组织排查易地扶贫安置区52个、扶贫车间74个、扶贫基地8个,发现隐患385处,督促整改334处。提请各级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37家。
坚持部门联动,强化整治合力。黔东南州市监、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农村电气产品专项排查整治,查处案件145起,案值11.48万元。黔东南州住建部门将消防设施改造同步纳入6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拟新增2500个停车位助力打通生命通道;工信、消防部门联合开展工业园区消防安全“会诊检查”;住建、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187个高层住宅小区和307个多层住宅小区完成消防车道标线标志施划,清理障碍物清理321处,查处违法行为54起,罚款5.7万元;人社部门组织开展农电工技能培训,为黔东南州2126个行政村配备驻村电工4252名。
坚持宣传引导,强化整治氛围。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结合专项整治相关部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普及,深入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和提示宣传;协调三大通讯运营商发送消防提示短信10万余条,督促乡镇(街道)、村(社区)更新消防宣传橱窗1200处,悬挂宣传标语2000余条;广泛张贴发放《贵州省加强小型生产经营性场所火灾防范七项措施》等消防宣传提示海报20万余份;邀请苗族歌手和侗族歌手录制苗语、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稿,让消防安全“声入人心”。联合团州委开展“携手参与除火患,守护苗乡和侗寨”消防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余万份;开展消防安全“水桶进万家”行动,张贴消防安全提示贴1.2万余份;发动村寨消防“四大员”走村窜寨开展入户宣传,督促乡镇通过广播喇叭、鸣锣喊寨等方式加强防火宣传;加强移动宣传阵地建设,开展消防宣传车“环州行”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